自强不息 坚韧不拔 勇于创新 讲求实效
———概述浙江精神

  

      什么是浙江精神?概括地讲,就是“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

  自强不息。浙江自然资源匮乏、工业基础薄弱,但浙江人不等不靠,自强不息,锐意改革,形成先发优势。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坚持以市场为取向,闯出了一条脱贫致富之路。在求发展的奋斗中,浙江人树立了自力更生,追求富裕生活的坚定信念。他们卧薪尝胆,埋头苦干,办厂、经商、跑码头、闯天下,兴起了艰苦创业的改革大潮。自强不息的执著追求,使浙江人经受住了各种艰苦环境的磨炼,经受住了激烈的市场竞争的考验。无论前进路上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靠自己的艰苦奋斗去追求幸福生活的信念都始终不渝。为了实现自己的创业目标,他们什么苦都能吃,什么脏活、苦活、累活都肯干。靠着含辛茹苦的资本积累和对市场机会的灵敏把握,从昔日默默无闻的能工巧匠和劳务输出的队伍中,成长起了一大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路先锋和企业家。自强不息的信念,极大地调动和激发了浙江人民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浙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坚韧不拔。浙江人一旦确立了奋斗目标,就会百折不挠、坚持不懈地干下去。为了脱贫致富,发展生产力,早在50年代末,浙江永嘉人民就尝试过包产到户。在“左”的思潮盛行时期,浙江许多地方仍然想方设法发展家庭副业,不怕压,不气馁,“资本主义尾巴”割了又长。有了这样一股志在必得、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韧劲,一遇上改革开放的春风,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创业激情就不可遏制地迸发出来,形成了千家万户办企业,千军万马闯市场的发展大潮。几乎每一个成功的创业者,都有一部艰辛的创业史。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想尽千方百计,走过千山万水,说遍千言万语,历经千难万险。对于认准了的事,绝不半途而废。一个地方没有发展余地,就换个地方接着干;一种办法行不通,就另找路子,开辟新的发展天地。在创业的历程中,浙江人从不言败。失败了,不怨天,不尤人,放下包袱,一切从头再来。破产了,不灰心,不丧气,打工赚钱,另起炉灶。没有放不下的架子,没有抹不去的面子,有的是一股愈挫愈勇的韧劲,就像醇厚的绍兴黄酒,后劲十足。

  勇于创新。浙江人敢于冲破各种僵化观念和陈规陋习的束缚,敢闯敢冒,敢为人先,表现出了勇于创新的可贵品质。他们具有一种钱江大潮弄潮儿的无畏气概,具有第一个“吃螃蟹”的冒险精神,具有“争喝头口水”的超前意识。敢走天下路,敢为天下先。一批又一批连普通话都不会讲、双脚沾满泥巴的农民就这样义无反顾地走四方,闯天下,“浙江村”、“温州街”遍布天南海北,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浙江人,哪里有浙江人哪里就有市场。浙江人还大胆地走出国门,闯国际大市场。凭着这种勇往直前的开拓创新精神,浙江人民的聪明才智在体制改革的创新试验中得到了充分发挥,创造了许许多多可以载入改革史册的全国第一:全国第一批发放的个体工商执照,第一批闻名全国的农村专业市场,第一座农民城,第一批股份合作制企业及其规范性的行政规章等。正是这样一种敢为天下先的创新勇气,使浙江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抓住了一个个机遇。

  讲求实效。浙江人的改革实践体现了极为鲜明的讲求实效的风格,遵照邓小平同志倡导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求真务实。浙江人重视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但不盲从;对于符合本地实际、能带来实效的发展路子,无论外界有什么议论和压力,都能毫不动摇地坚持。注重实际,讲求实效,使浙江在探索工业化道路过程中,形成了符合自身实际的多种发展模式。国有企业可以大胆地借鉴私营企业的某些管理经验,私营企业也可以积极移植国有企业的做法。“先生孩子后起名”,不图虚名,不搞花架子,多做少说,做也不说。面对指责,不争论,不辩解;面对成绩,不自大,不张扬,形成了“真富、民富、不露富”的可喜局面。

  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是浙江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奋发进取精神状态的集中反映,是改革开放时代精神的深刻体现。这种精神赋予浙江人很强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使浙江赢得了经济发展和体制创新的先发优势,成为全国经济增长速度最快和最富有活力的省份之一。

                   (原载7月28日《浙江日报》)